□苏报驻太仓记者 周哲
“楼道里有电动自行车停放,有安全隐患,也影响楼道的整洁美观”“最好在楼道里设置一个意见收集箱,方便大家随时反馈意见”……在太仓城厢镇电站村的楼道睦邻点,村民小组长张燕勤和村民们讨论着小区楼道的管理问题。讨论完,村民们的意见被张燕勤收集起来,提交给村党委,问题很快被解决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村规民约怎么定?村党委召集村民们坐下来,一起集思广益;河道整治、路灯维护、道路翻新怎么搞?第三方负责人和村民代表面对面商量方案;垃圾分类怎么推进、奖惩措施怎么定?每家每户派代表提建议出点子;有了矛盾纠纷怎么办?老娘舅调解员、驻村律师和当事人一起把话说开……大事小情议一议,邻里纠纷好商量,这在如今的电站村已经成了一种文明习惯。
这个习惯的形成要追溯到2010年,村民们“洗脚上楼”的那一年。
2010年,电站村整村动迁。村民们得知消息后,心里既开心,又有些没底,对新建小区的建筑质量、生活环境等有所担忧,常有村民跑到村委会打听相关问题。
为了让村民们对安置房的质量放心,也为了能够更好地监督工程质量,村里采纳村民们的提议,经过协商讨论,组织9位村民代表参与工程监督,工程质量高不高、安置工作到不到位,交由村民们说了算。
这支“泥腿子”监理队里有土建专业的年轻大学生,有曾经做过泥瓦工、木工、水电工的老师傅,还有认真负责的老党员。从安置房开建到竣工,监理队开展现场检查41次,召开现场座谈会25次,拍摄照片242幅,记录台账52页,其间共发现大小问题39个,确保了整个安居工程透明、高效、优质。
村民们住进了自己心仪的社区,不仅消除了城里人和乡下人的身份差异,还衍生出促进文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。由此,电站村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高度契合,探索出一条文明实践与社会治理“双向提升”的新路径。
村民“上楼”后,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是圈地种菜、乱堆杂物之类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,邻里之间的联系纽带也变得淡薄,很多村民并不适应。“靶向治疗”从村民到居民的“文化失调”,亟须文明的“调和剂”。
为此,电站村放大“泥腿子”监理队特色品牌效应,实施“文明公社 睦邻小家”项目,打造主题鲜明的睦邻点,组建“睦邻帮”志愿服务队伍,负责小区环境管理、文明实践活动、邻里纠纷调解工作等。30名经验足、热心肠的村民小组长当起“公社小队长”,分别具体负责各睦邻点的相关服务工作。村里的党员志愿者、“道德模范”、“最美人物”也加入进来,在睦邻点讲故事、谈经验、做活动。
一个人人参与、人人受惠的文明共建网络由此形成,一个个文明个体百川汇海,汇聚起一个群体的行动自觉。在电站村,文明内化为“人人都是当家人”的主人翁意识,外现为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的互助行动,田间地头的家园情结在小区楼道间得到再现与重塑。
在村党委的指导下,村民们自发组织开展“凝聚邻里亲情”系列活动。每个月,村民都会轮流化身“小家长”,每周一次帮老人量血压、按摩、缝补衣物;依托“乡风文明岗”,组建创城志愿者队、巾帼小分队、青年突击队,轮流穿上“红马甲”,开展垃圾分类、助农助产、反诈宣传等各项志愿服务;丰收节、睦邻节、文旅节以及各个传统节日,村民们主动排节目,在乡村舞台上秀出自身风采……
不仅如此,有了大家一起制定的家庭文明积分制度,村民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和谐,家家户户争做文明家庭,清理房前屋后、参与志愿服务、减少婚丧浪费……
从志愿者、道德模范等个体,到乡风文明岗上的一群文明带头人,再到一个个文明家庭,最后扩展到全体村民,文明的内生动力在电站村一级级扩散,文明实践内涵不断提升,文明实践边际不断延展。
Copyright 2015-2022 起点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